陈琳(?~217年),字孔璋,汉广陵射阳人,“建安七子”之一。陈琳始为何进主簿,后从袁绍,再归曹操。曾为袁绍作《檄豫州文》,酷诋曹操。曹操说:“卿昔为(袁)本初移书,但可罪状曹恶,恶止其身,何乃上及祖父耶!”陈琳叩谢说:“矢在弦上,不得不发。”曹操爱其才而不咎既往,委任他为司空军谋祭酒,管记室,其军政奏章、檄文多出自他的笔下。一次,曹操头风病突然发作,卧读陈琳所草檄文,欣然而起说:“此愈我病。”乃提升陈琳为门下督。陈琳在邺下(今河北临漳县)长期从事文学活动,创造性地学习汉乐府民歌,大胆开拓,推陈出新,与建安时期其他文学家、诗人一起为五言体诗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且对魏晋六朝的诗歌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。陈琳在《饮马长城窟行》一诗中,揭露封建徭役制度的残酷,对饱经苦难的劳动人民寄予无限同情,深沉真挚,千古传诵。陈琳原著《陈孔璋集》十卷,惜早散佚,明人辑有《陈记室集》。陈琳逝世后,史书资料说,归葬射阳(宝应县境内射阳镇)。
陈琳的墓葬地点有多种说法:
一说墓在下邳:
下邳即今邳州,汉魏时属徐州,为古战场之一。曹操曾联合刘备攻下邳,擒杀吕布,后曹刘反目,刘备占领下邳。此后曹操复得下邳,俘获关羽。陈琳被曹操俘获后,受到礼遇,一直从军。有人认为,陈琳既然不是自然老死,而是染疫死于军中,故可能葬于下邳。
一说墓在邯郸:
邯郸临漳县城西有铜雀台遗址,当年曹家父子和竹林七贤在此直抒胸襟,慷慨任气,后世称为建安文学。曹操的去世和瘟疫的流行使得邺下文人风流云散,死者大部分葬于铜雀台西的曹操墓周围。唐人温庭筠拜谒陈琳墓时有“铜雀荒凉对暮云”之句,有人据此认为陈琳葬于铜雀台下。
一说墓在盐城
盐城有大纵湖,位于盐都区大纵湖镇。当地人说,二十四孝之一的王祥卧冰处、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之墓、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教书馆等,均在湖畔。还说陈琳祖籍即在大纵湖镇,葬处为古射阳堤畔射阳村,在今流均沟西四里,并说发现过陈琳的墓穴。
一说墓在宝应:
明清两代的《宝应县志》都记载,陈琳墓在县治东六十里射阳庄。《宝应图经》记载,《大明一统志》、《嘉靖惟扬志》、《乾隆江南志》等书均认为陈琳墓在宝应射阳村。只有蔡方炳《广舆记》说,江南宝应、湖广应城俱有陈琳墓。但是,陈琳作何进主簿时在洛阳,归袁绍时在冀州,归曹操时在邺下,应城不当有陈琳墓。
然而,古人素有叶落归根之情,纵然陈琳客死他乡后,其子孙千里扶棺归故里,也不是没有这可能,且在宝应史书资料也有记载也绝不会“凭空捏造”,再言据老人代代传说,陈琳其墓和墓碑至清初尚存,直到清道光后,方才湮没。
上述种种,都是古今人们的猜想与推断,并无史料白纸黑字,维宝应一说既有史料文字记载,又有传说印证,当为正说。
《史海先贤说宝应:“建安七子”之陈琳今何在?》是由:
变频串联谐振,地网接地电阻测试仪,电力测试仪厂家,江苏华方电气技术有限公司编辑 文书供稿
注:有关观点只代表文章作者并承担相关责任。
参阅资料:宝应县档案馆、陈琳百度
“建安七子”陈琳画像
|